——13岁的他来自离异家庭
被称为“校霸”,多次打架斗殴
——14岁的他旷课逃学
多次伙同他人“拉车门”盗窃
——15岁的她与家人闹翻
离家出走,参与电诈犯罪
……
对于这些实施了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由于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而不予刑事处罚,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罚而不教”。该如何干预、矫治罪错未成年人,防止其行为恶化为更严重的犯罪?
近年来,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检察院在探索实践中给出了答案:逐步探索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联合公安机关、教育局、学校开展罪错未成年人干预和矫治,创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工作模式。
摸底调研
确定监管对象
该院成立了由未检检察官、公安法制、教育局等人员组成的临时调研小组,通过调取近五年来具有犯罪情节轻微不捕、不诉、附条件不起诉,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及其他严重不良行为的几类罪错未成年人案件,共梳理出60条案件信息。
运用人工智能软件分析整合涉案未成年人行为成因、成长背景、学习经历、社会关系等内容,将涉案的罪错未成年人划分为“红、黄、蓝”三种类型。
同时,该院还将涉案人员是在校学生的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案件高发、频发场所一同纳入监管范围。
多措并举
合力干预矫治
该院协助学校完善校园欺凌预防与治理办法、预防性侵害工作制度、控辍保学工作制度。借助家庭教育指导站,引入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对涉案未成年人及家庭提供专业帮助,增强家庭教育能力。
联合区教育局、政法委等部门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促推“专门班级”建设。“萨检青枫”宣讲团常态化进校园普法34次,引入参观法律论辩赛、检察开放日、普法基地研学、参与拍摄普法情景剧等形式,将法律知识与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知识充分结合。
综合履职
巩固帮扶成效
该院贯彻“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理念,将未检办案与普法教育、犯罪预防、行业治理融合履职,成立个案临时帮扶小组,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援助、复学、就业等帮扶,并设置跟踪回访机制,最大限度挽救罪错少年。
目前,已帮扶罪错少年8人重返校园,其中1人完成高考升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