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声音 首页/ 高层声音/

通报来了!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标兵、业务能手是他们

时间:2024-06-07

来源:检察日报·检察新闻版

作者:常璐倩 钟心宇

编辑:林楠楠

录入:林区分院

审核:吴亚楠

【字体:  
竞赛内容实战化 竞赛方式信息化

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

案件管理业务竞赛侧记

群英聚首,论剑邕城。近日,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落下帷幕。经过3天5场的激烈比拼,50名参赛选手突出重围,分别获得“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标兵”和“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能手”称号。

这是一场比赛,亦是一场实战练兵。短短3天赛程,不仅浓缩了新时代案件管理的广阔实践,更吹响了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冲锋号角。这场比赛的举办有什么意义?赛场内外有哪些精彩故事?记者全程跟踪采访。

以赛促学,交流共提升

 

今年5月27日,全国检察机关的33支参赛队伍99名案件管理精英齐聚国家检察官学院广西分院,开启第三届案件管理业务竞赛的激烈比拼。

记者了解到,最高检分别于2016年、2020年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时隔4年再次举办业务竞赛,意义非凡。

今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意见》(下称《意见》)印发。“举办此次竞赛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落实《意见》的具体举措。”最高检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申国军表示,此次业务竞赛融“学、训、赛、评”于一体,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选拔出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深厚、业务能力过硬的优秀案件管理人才,以“高质效管好每一个案件”助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于参赛选手而言,他们为荣誉而战,更为学习而来。山东省曹县检察院检察官叶涵庆是一名“95后”,经过省内层层选拔,他终于站在了全国案管竞赛的赛场。“赛前,我结合自己的岗位实践对案件管理业务知识进行了全面学习,有幸代表山东案管与全国同仁同台竞技,我的内心十分激动。我将认真复盘自己的优势和弱项,继续深化对案管理论与实务的学习。”叶涵庆说。

——于检察机关案件管理部门而言,竞赛埋下了友谊的种子,还成就了一段段交流互促的佳话。东中西部检察机关案件办理数量存在差异,案件管理基础也不尽相同。赛前,部分东、中部地区检察机关邀请新疆、西藏、兵团的参赛选手同堂培训、跟班学习。“我们西藏的三位选手在广东省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学习了两个月,他们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要向广东案管道一声感谢!”西藏自治区检察院案件管理部副主任郭成说。

——于案件管理队伍建设而言,竞赛既是检验队伍的“试金石”,更是锻造队伍的“加油站”。“我们秉持竞赛不是少数人受锻炼而是所有案管干警共提升的原则,在全市案管条线进行了参赛选手海选。大家在海选期间听业务讲座、做专题测试、在市院案管轮训,虽然最终只有3位选手参加全国比赛,但全市的案管人员业务素能以及人才梯队建设都借此得到了提升。”上海市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何静表示。

贴近实战,竞赛高度信息化

 

5月28日,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正式开考。

“现在开始考试!”5月28日8时,开考指令发出,此次业务竞赛的初赛正式拉开帷幕。各位选手迅速进入状态,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

竞赛组委会为模拟案件管理人员真实工作场景,专门研发了考试系统,实现了竞赛全程无纸化。图为参赛选手在考试系统上答题。

据了解,初赛考试阶段,选手们要在1天半的时间里完成4门机考——综合业务知识考试、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考试、案件质量评查考试、业务监管技能考试。

5月29日上午11时,初赛四场考试结束,参赛选手走出考场。

申国军向记者介绍,此次竞赛有两大特点,一是竞赛内容实战化,试题重点考察选手对政治、法律、检察、案管等方面知识的理解运用,同时模拟案件管理人员真实工作场景,上机操作;二是竞赛方式信息化,赛前,最高检案管办和检察日报社正义网共同研发了专门的考试系统,不仅能与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对接,还实现了竞赛全程无纸化、抽签签到自动化、答卷实操一体化、阅卷仲裁高效化、面试答辩可视化、辅助工具人性化,竞赛效率大大提高。

“这是一场智力、耐力、体力的大考。考题贴近案管实务,只靠考前突击远远不够,必须要在案管岗位上实打实干过才能答好。”山西省长治市检察院检察官助理白文刚走出考场后告诉记者,人脸识别抽取考号,进考场不用带纸笔,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参考资料提前装在考试电脑中,大家轻装上阵,信息化的便利让人体验感十足。

“我们常说案管人是‘检察官的检察官’,初赛的案件质量评查考试就深刻体现了这一点。”谈起初赛考试,黑龙江省检察院农垦分院干警潘广娟感触颇深,案件质量评查考试题涉及诈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罪名的认定问题。这些热点罪名不仅是办案检察官要了解的,也是案管人必须掌握的,技高一筹才能守好案件质量生命线。

记者采访贵州省清镇市检察院检察官石珊珊时,她正在大屏幕前查看初赛成绩。“虽然进入了决赛,但还是有很多遗憾。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发现不了短板,但走进考场后就会对自己的能力有更为全面的认知。我会通过这次竞赛查漏补缺,把学到的知识用来反哺案管工作。”石珊珊说。

除了参赛选手,记者还在竞赛期间看到另外一群人——各省代表队领队,他们像高考陪考的家长一般密切关注着这场竞赛。“考场设置的信息化不仅贴合我们这些年来‘智慧案管’的建设,也更有效地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尤其是此次竞赛中客观题考试系统电子阅卷、主观题考试系统抓取关键词辅助阅卷,成绩实时更新,不仅节约了人力,也让我们看到了考试的公正透明。”江苏省检察院案件管理部主任李建奇告诉记者。

打实基础,做担当实干的案管人

 

5月30日,初赛成绩前50名的选手进入决赛的汇报答辩环节。

一大早,选手们就在候考室里紧张准备着。有的坐着复盘汇报思路,有的站着模拟汇报时的手势表情。据了解,每位选手共有10分钟时间进行汇报答辩。汇报题是紧密结合岗位职责,谈谈如何立足监督、做好服务;答辩题则是阐释案件质量评查的功能价值、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5月30日,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迎来决赛环节。决赛中,参赛选手进行现场汇报及答辩。

8时30分,汇报答辩正式开始!

“各位评委好,我是今天的1号选手,我汇报的题目是‘以监督服务现代化推动案件管理现代化’……”

10个小时,50位选手进场、汇报、答辩、等待成绩、离场。千锤百炼只待此时厚积薄发。

5月31日,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圆满落幕。经过3天5场的激烈比拼,50名参赛选手突出重围,分别获得“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标兵”称号和“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能手”称号。

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检察官张海霞的汇报答辩成绩全场最高,进入考场前,她在候考室里等待了5个小时。“候考时虽然有些焦灼,但大家都争分夺秒、认真准备。看到两道决赛题时,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重实战、贴实用。题目既贴近案管履职实践,又从不同维度考查对案管理论与实践认知的完整度。要想答好这些题,就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打牢基础,并且对案件管理有全方位的深刻理解。”张海霞说。

担任此次决赛评委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初殿清告诉记者,试题的设置是能力导向型,要求选手能够充分结合岗位实践,对案管主责主业进行求真务实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无论是选手汇报中对‘智慧案管’运用的提及,还是赛场平板电脑打分、选手成绩实时滚动的设置,都让人清晰感受到检察机关案件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脉搏。”初殿清说。

记者在现场发现,决赛赛场人头攒动,一些未进入50强的选手也早早前来观赛。“决赛现场的开放,不仅体现了比赛的公开透明,更给我们提供了观摩学习的机会。”一位观战选手表示,“台上的选手理论功底深厚,汇报中提到了各地许多优秀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参赛选手青春有活力、答辩思路清晰,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人员忠诚履职、担当实干的精神风貌。希望大家通过此次竞赛互相学习,进一步提升案件管理素能。”观摩决赛的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党委书记覃鸿表示。

数年磨一剑,出鞘试锋芒。短短3天,所有的选手都用奋斗为这场案管盛会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希望大家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精进业务、担当实干,争做案管领域的‘专业大师’,以案件管理现代化助推检察工作现代化。”竞赛落幕,申国军勉励大家。

关于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

案件管理业务竞赛结果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为推进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案件管理队伍素质能力,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举办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各地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全员培训和岗位练兵,并通过业务竞赛、选拔赛等形式,积极做好参赛选手的推荐选拔工作,各省级检察院共推荐出99名优秀选手参加全国竞赛。

5月27日至31日,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在广西举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竞赛组委会办公室特邀5名全国人大代表现场观摩,邀请法学专家、全国人大代表、最高检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评委。经过初赛、决赛“两个阶段”,综合业务知识考试、业务数据分析测试、案件质量评查测试、业务监管技能测试、制作汇报答辩PPT和现场汇报答辩“五个环节”的角逐,张海霞等10位选手荣获“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标兵”,吕春苗等40位选手荣获“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能手”,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等5个单位荣获“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优秀组织奖”。

希望获奖人员和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各级检察机关案件管理部门和全体案件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最高检党组的要求,以此次竞赛为契机,以获奖选手和单位为榜样,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政治建设,努力锻造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案件管理队伍;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依法履职、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好案件管理部门在检察业务管理体系中的枢纽作用;勇于担当,锐意进取,推动案件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强化内部制约监督、促进规范司法行为、服务科学决策上创造新业绩,以高质效的案件管理助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4年6月6日

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

业务标兵名单

(10名)

 

张海霞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程晓溪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姜丽娜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季 阳 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叶涵庆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张晓晴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检察官助理

顾庆琪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秦梓涵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李艳群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许 敏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

业务能手名单

(40名)

 

吕春苗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郑舒天 吉林省长春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郭文欣 山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胡乙小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姜 颖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上官李刚 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祝宏熙 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杨奥迪 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江 莹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王美茜 黑龙江省诺敏河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萨日娜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石珊珊 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刘禹承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陶大艳 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李 敏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丁 宁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宋金铭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吴文静 湖北省石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公维宇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胥佳蘋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徐佳春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李善慧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廖雪竹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张 畅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武 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李晶晶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金 环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张宏麟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何 蔚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黄田万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解 潇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邵子媛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赵卫峰 解放军总直属军事检察院检察官

胡 静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贺 君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李 根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施 超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张定一 河南省新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袁玉奇 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白文刚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

业务竞赛优秀组织奖名单

(5名)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来源:检察日报·检察新闻版

文字记者:常璐倩

摄影记者:钟心宇

 

 

 

地址: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林区分院 邮编:150036
黑ICP备05000574号-2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林区分院